乾隆美梦中天堂赐予宝石:名曰‘福寿田’——因此,田黄身价无比!
鉴别田黄石
温、凝、结是田石之德,皮、格、纹是田石之表;细密的血丝更是其芳颜丽质永驻的“经络”,因而能够---在光线透照下,石心皆泛黄红之宝光。
引用:《田黄石价格明显回暖及鉴别田黄石的秘诀》
---这篇短文暴露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道的秘密!!!
鉴别田黄石最主要的秘诀:
如脂如胶田黄石,似糖似蜜太腻人。
大家看这张图片的时候是不是很想咬一口?
谁说石是无情物,猛狮回首更恋人。
鉴别田黄石最主要的标志是要看血丝(红筋)。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面,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。红格、血丝是寿山石所独有的特征,但是红格在寿山石的其他品种内也可能有;而血丝则不仅他山石种没有,就连寿山石中的其他品种也没有;所以,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是田黄石的最靠得住的特征。血丝越细密,有规则,石质也就越好。这一鉴定田黄石的秘密很多行家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,往往都不肯说出来,希望后学者要特别加于注意。 至于鉴定田黄石的其他方面的标准,可以参照其他资料上说的去做。
特地截了一张特写,大家看看红血丝。
那么,初入行者如何鉴别田黄石呢?首先,“石皮”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,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,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;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,用刀轻刮,刀感流畅而微沉,粉粒细腻均匀。
而且,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。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,而且疏密有致、条理不乱,如新出萝卜去皮;而青田石、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。同时,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,多呈现于表层,交叉状,如龟裂纹。
从这几张图片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萝卜纹,红筋,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红格是深入到石头内部的。
根据田黄石的地质形成和演变历史,一般的田黄石都保持其天然的形状,即鹅卵形状,但在上板坑头附近出产的田黄石,有时也有棱角,这是因为这里接近溪流的源头,田黄石缺少滚动、磨练的机会。此外,还有少部分田黄石,在埋藏地下的过程中,因地壳运动,石身裂碎,分成几瓣,形成棱角,虽然经过泥土的长期滋养,但断面的棱角并未被磨平,因此有时石农在挖掘发现这种断裂性田黄石时,通常还会继续在附近寻找它的“另一半”。这块石头最利于鉴别的就是保持了断面,可以观察石头内部的情况,并且可以看清楚格纹是否连续.
最后,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,质地温润、细腻、凝嫩。其在光线透照下,石心皆泛黄红之宝光,灿烂醒目,即使在寒冬腊月,也感觉温润。
这些不用我再解释了,大家看图片就能体会了
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。符合手感、表皮特征,并且同时拥有“石皮”、 有宝光的石头,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石。
品相 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不重者为贵。
确定田黄石的品相,一般要从四点入手。首先是颜色,田黄石一般呈黄、白、红、黑等色,以黄为尊,黄色色泽越厚重纯正者价值越高。二者是手感,质地致密、细腻、温润、光洁者价格为高。三是透明度,位于将透未透“中庸”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;而且,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,纯净者为上品。
最后,纹理也是决定田黄石价值的重要方面。萝卜纹理明显,纹理细致有序的田黄石价格更高,“无皮不成田”、 “无纹不成田”、“无格不成田”的说法正来源于此。不过,萝卜纹理的颜色不能太重,不能影响田黄石以纯净为贵的总原则。
小知识:什么是田黄石?
田黄石:简称“田黄”,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“寿山溪”两旁之水田底下、呈黄色而得名,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。广义的田黄石指“田坑石”,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之发黄色者。因其珍稀昂贵,已成为印章石名贵品种之冠。
评论